小米请暂缓脚步 等一等灵魂(上英超安卓)

时间:2022-10-15 15:49:32来源:网络整理
导读以内容营销取胜的小米真的可以一直边缘游走嘛?小米没有苹果的IOS系统,亦没有TIZEN系统,充其量,不过是安卓体系上的一个商人而已。小米最大的创新,不过是营销上

我经常在河边散步,我怎么能不湿鞋。最近,小米经常“湿鞋”。

7月31日,台湾“公平贸易委员会”宣布,对Redmi在台湾的不公平销售过程、虚报销量、违反公平贸易法,处以新台币60万元的罚款。

就在一周前的7月25日,国内媒体发文质疑小米在7月22日发布会上的“2亿浏览量”是虚假宣传。

短短一周时间,小米接连接获两起虚假宣传事件。小米怎么了?

对于这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“问题”,小米却是轻描淡写,简单的道歉两句,两件事就过去了。

但这些“欺诈”真的是小事吗?靠内容营销取胜的小米,真的能站稳脚跟吗?

我不这么认为。大成公司在细节和基因上取胜。号称已成为“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”的小米,不能忽视这些细节,更不能“以嘲讽的口吻抛开一切问题”。去市场”。

上英超 安卓_上英超 安卓_上英超安卓

根据“公平贸易委员会”给出的数据,小米在去年12月进行了3次抢购活动,数量分别为1万台、1万台和8000台。但实际上,小米在申报时间点接受的抢购资格数量分别为9339、9492和7389,每次未售出约600部手机。

小米在事后道歉中写道:“关于台湾公平贸易委员会的处罚,小米表示诚挚的歉意:对不起,我们确实少了30台!详情见下图。”

在图片中,我们可以详细看到,小米将 1750 个 F 码计入了抢购。套期保值后,确实只缺30台。

不过,一个问题是上英超安卓,作为小米手机直购的凭证,F码本身并不需要参与抢购。小米把1750个F码计入抢购合适吗?这一次,1750个F码可能和总数相差不大,但如果下次是17500个F码呢?小米是否也打算将这 17,500 个 F 代码计入抢购中?

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想象,在一段时间内,我们已经放了足够多的 F 码,比如 5 万个 F 码,然后开始一轮 10 万台的抢购。其实我只要卖5万台,就可以自称“XXX时间10万台就卖光了”?

另外,让我们看看一周前的事件。据小米官方统计,截至7月23日16时10分,“2014小米年会直播”在线观看人数已突破2亿,达到213746561人,评论达到2亿。201070469 篇文章。

在被媒体爆出“真实访问量只有百万”的虚假宣传后,小米发文:页面措辞不够严谨,但“总互动次数”达到220左右万次。

也就是说,当我们仅减去2亿评论和互动时,小米的收视率远非炒作。这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错误?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思考。为什么小米的所有数字都变大而不是变小?

不得不承认,小米的饥饿营销和内容营销已经成为国内的佼佼者。与微博一起成长起来的小米,确实在中国杀了不少“山寨”手机,以更高的品质和更低的价格取得了今天的市场成功。对国产手机的崛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但基于安卓的改良型智能手机,远非“拜物教”的水平,更不用说与苹果和三星相比了。这不是长阳人的威信、民族的雄心壮志,而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品牌精神!

小米没有苹果的IOS系统,也没有TIZEN系统。充其量只是安卓系统上的一个商人。

这种创新,正如老友记多次提到的,是一种改进创新,而不是破坏性创新。小米最大的创新就是营销创新上英超安卓,互联网思维的胜利。

成功是传奇,失败是故事。雷布斯只是有很多PC时代的故事,更多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奇。所谓“专注极致口碑快”、为发烧而生等只是营销噱头,饥饿营销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朵奇葩。

小米模式,在我们看来,无非是互联网思维的产品即服务的胜利。具体实现是一种“打着假创新的名义,用互联网思维把产品变成渠道,以成本价获取渠道,从后续的增值服务和用户群中获取收益”的互联网思维。这样的思维,在产品本身不赚钱,从而打败传统竞争对手;它靠后端增值服务赚钱,但这些渠道需要稳定和可持续。

然而,在信息过剩的朝代,智能手机的寿命只有一年,而小米手机,又有多少人有兴趣询问小米手机的使用时间呢?

一年?还是半年?无论如何,那个频道有多长?

另一个问题是产品级联消费理论。原则上,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满意度的提高,使用产品时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。比如第一部手机用500元山寨机,第二部手机用小米(或者酷联),第三部手机还会用小米吗?小米2S、小米3、小米4?

你不需要告诉我们答案。我们曾经说过,中国的“屌丝用户”层出不穷,但是屌丝用户如何升级呢?升级后他们还会用小米吗?

基于这个思路,小米是如何提升品牌的?它是如何实现用户留存能力的?

在美国,有句谚语叫“没有钱,就没有女人”。如果倒过来引用,不就是“没有用户就没有小米”吗?

忽悠用户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采用的策略,但到了一定阶段,就必须转化为洗白。小米需要考虑“洗白”这件事吗?

否则,这个第五大、印度公关人眼中的“中国苹果”,能否在互联网越来越快的情况下经受住时间的考验?

不可否认,小米确实是国内硬件领域的一股清流,风头一时,也重塑了中国制造的形象。

俗话说,小事勿恶。细节决定成败。做大哥,必须要有公众人物的样貌,而不是用嘲讽来回应官方和媒体的质疑。

回到“台湾假案”事件,是不是很厉害?在小米眼里,这只是解释“缺30台”的一种巧妙方式。甚至,不排除小米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增加的交流机会。让我们专注于内容营销。似乎没有必要为小事“大惊小怪”,是吗?

纵观古往今来,任何全球品牌都绝对不是建立在这种聪明之上的。这种玩文字的巧妙,确实可以转移部分用户的注意力,甚至让小米获得更多人的认可。

然而,这绝不是梦想成为全球品牌的小米的责任。

台湾还是这样,大陆怎么可能?更多内幕,关于网络营销,关于内容营销,关于饥饿营销,我们不会“砍人的钱”,暂且放手,但不要以为以科技为基础的产品,是可以的通过营销成为顶级品牌,日本的集体衰落只需要20年。

或许在大陆,监管还落后于发展,但要走出国门,就不能依赖中国的江湖文化。

作为一名足球迷,我们可以想想近几年英超球队在欧冠中的表现。英超联赛的裁判在吹罚犯规方面相对宽松,以保证比赛的顺利和精彩。不过在欧冠比赛中,欧洲国家的裁判吹口哨基本都比较严格,这就导致了直接的结果——英超球队在比赛中吃到红牌。

小米有多相似?诚然,英超这几年业务发展迅速,但英超球队在欧冠中却不断失水。

在手机维度,有“华为身后”,在电视维度“在乐视之前”,小米的脚步不止一步,但步伐太快,灵魂要跟上。毕竟,你的梦想不是世界上最大的“山寨”。

最新文章